不可忽视的海洋微塑料
2018年初,一条消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91岁的英国女王正式向塑料宣战,宣布全面禁止在皇室领地上使用塑料瓶及塑料吸管。同时, 白金汉宫公布了一份全新的垃圾处理计划,争取在2042年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塑料垃圾。促使女王下定决心的,主要是BBC在2017年拍摄的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2》。
无处不在的“塑料杀手”
这部在豆瓣评分高达9.9的纪录片历时5年拍摄,记录着蓝色海洋中的生命故事,同时将矛头对准海洋塑料污染。节目主创之一的大卫·爱登堡表示:“每年大约有800万吨的塑料被扔进海里,如此发展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加起来将比海里的鱼还要重。”海洋成为这场“塑料战”的主战场,环境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自2015年起,海洋塑料、微塑料污染就被列为与气候变化、臭氧问题、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塑料产品自20世纪40年代批量生产以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制造量飞速增长,2016 年我国生产量已接近7700万吨。这些塑料制品平均使用时限仅有25分钟,降解却需要至少200年。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流入海洋的垃圾中有近八成以上都是塑料垃圾。人类总体对于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低,这些垃圾不易分解, 在靠近海洋沿岸的地方受到自然的外力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多方影响进入这片“蓝色星球”,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流入的陆源垃圾在洋流的作用下扩散到更广阔的海域和更为静谧的深海地区。海洋中的生物成为了这些“塑料杀手”的牺牲品,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使其“自食其果”。不仅仅是在食物供应链上影响,塑料垃圾所产生的化学污染也导致渔业和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
“海洋中的PM2.5”根在陆上
微塑料,在科学定义上被称之为“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是薄膜”,同时又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类,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其中的初生微塑料主要是指以微粒形式直接被排放到环境中的塑料, 它们多来自于产品添加剂或是大量塑料在制造、使用等活动中所产生的损耗。另一类次生微塑料则是指大块塑料排入海洋后破碎产生的微塑料, 来源纷繁复杂。
当下海洋中主要有七种初生微塑料,来源包含轮胎、城市灰尘、合成纺织品等。化妆品等个人护理产品,近年来更被认为是人为致塑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物理作用或生物作用慢慢碎片化,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目前已有上百种海洋生物因摄入微塑料制品而导致肠道穿孔、消化道阻塞等疾病,甚至死亡。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污染世界海洋的微小塑料片的数量远超我们想象,大西洋中73%的深海鱼体内都含有塑料微粒。研究显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微塑料污染出现在曼彻斯特附近的一条河流中,2015-2016年度,有超过400亿片微塑料由此冲入海洋。由此可见,我们不应将微塑料污染问题单纯聚焦在海洋本身,而更应该从河流等源头抓起,加以管控。
国内外的治塑行动
微塑料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这种“看不见”的垃圾在2014年6月引起联合国环境大会的重视,最终达成了“海洋塑料废弃物和微塑料决议”。2015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其中多个目标涉及海洋微塑料的处理问题。目前,联合国海洋污染问题专家小组也积极投身于微塑料统一化监测工作中,以进一步掌握全世界海洋区域微塑料的分布情况。不仅如此,在法律方面也为海洋环境的整治提供了“后方支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等都涉及到了海洋塑料垃圾的处理问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不仅仅是联合国在努力,各个国家、地区及相关组织都拿出了相关行动。自2009年以来,欧盟、北美等一些国家分别对海洋漂浮垃圾的处理、化妆品中禁用塑料微珠等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及应对措施。
如何处理塑料污染问题是从源头解决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极为关键的一部分。据统计,全球有超过85%的塑料垃圾来自发达国家,同时长期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还在不断的将这些塑料垃圾运往中国进行处理,而中国在2018年1月起正式禁止进口洋垃圾。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垃圾将继续运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情况同样令人担忧。
“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影响着全球环境的发展,为此, 各种解决方案也相继被提出。例如曾有一家印度公司发明出一种用马铃薯、植物油等多种原料做成的环保塑料袋, 遇水后一天之内溶解,三个月内即可自然分解。不仅仅是改变塑料材质,科学家们也在生物链中不断探索,发现了一种叫做蜡虫的动物,对分解塑料制品有着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更多对分解聚乙烯制品有促进作用的微生物被发现,并逐步加以运用于塑料垃圾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或是各大品牌也在积极推广降解塑料的应用,呼吁人们减少塑料使用量。
更为重要的一点,塑料垃圾的回收问题前景可期,采用一定的回收工艺将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已成为可能。作为石油“好亲戚”的塑料,在经历回收再利用后可用于发电、做燃料等。目前,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在国外可将废塑料的再利用率提升至80%,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为全球的废塑料处理提供了可行方法。
我国自2008年起实施“限塑令”,十多年来,我们的确在百姓的生活中看到了变化和整治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限塑令”当下所覆盖的产业还不够多,赶不上我们消耗的“步伐”。在这场塑料战争中,政府还要义不容辞的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唤起民众觉醒和行动。
近年来,我们的塑料整治除了施行“有偿消耗”,环保等部门还对高耗能或是不符合生产规定的厂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全面整治。2016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有关海洋微塑料的研究项目——“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目前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仅如此,我国也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双边及多边应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国际合作项目,与时俱进。
国际上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塑料的分类回收意识,从陆地源头下手,减少废弃物向海洋排放;对进入海洋的塑料制品进行打捞等处理,降低流入量;依托科技进步,统一微塑料量化标准及方法;研究微塑料高浓度聚集缘由及传播过程机制。相较之下,我国现阶段仍缺乏专门法律法规方面的保证,在科学技术上亟待与国际接轨, 相关机制尚待完善,且水质监测方法等仍需完善。
也是在2016年,我国纪录片导演也将目光聚焦在塑料污染上,用近三年的时间调查发现,几乎每个沿海省份都有大型废塑料产区,而这些工厂附近的河流大多污染严重。我国在经济总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不单单是对海洋或是整个环境系统的保护行动,它更是全球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继续无尽的索取,人类终会遭到自然的加倍惩罚。人类不断的在创新发展中突破极限,也迷失着自我。一部部纪录片、一档档节目、一句句标语,在窥视环保行业的同时, 看到的真实现状,也时刻提醒我们憧憬未来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尽快行动。
【王亚民,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教授;马悦然,山东大学(威海)】
来源:http://www.zhhjw.org/a/qkzz/zzml/201902-03/gz/2019/0320/7079.html?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