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垃圾产出量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陆地还是海洋,垃圾成为一道难过的“坎”。
最糟糕的是,海洋垃圾污染正在加速恶化。有专家预计,从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将翻3倍。2015年《科学》杂志有论文指出,如果以现在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速度计算,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重量。
海洋垃圾污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6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首次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来自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代表率先承诺,开展防治海洋塑料污染的行动,努力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海洋污染的现状,唤醒大众的海洋保护意识,台湾环保协会RE-THINK团队选择了从轻松有趣、创意力十足的角度重新去解读这一环保议题,他们推出了一本限量发行,只送不卖的书——《海废图鉴》。
《海废图鉴》是台湾第一本海洋废弃物百科书,介绍了101种从净滩活动中捡到的常见废弃物。这本图鉴中除了数不胜数的渔网,还有浮标、塑料杯、吸管、针筒、棉签等废弃物。
RE-THINK创办人黄之扬表示,世界组织、政府机构等长年以来都在不断举办净滩活动,不断重复“捡垃圾”这个动作。他认为,让大家明白这些垃圾进入海洋的成因,才有可能防患未然、釜底抽薪,把海洋保护的观念变成实际行动。
关于专案
台湾第一本海洋废弃物图鉴
每年有800万公吨垃圾进入海洋,这些不速之客入侵海洋后,被海塑造成另一个模样,最后被海浪还给我们、搁浅在海滩上。
透过全台的净滩,我们拾起这些海洋废弃物(简称海废),不单只是把它清除丢掉,而是要了解它们到底是什么、从哪来、又会去哪?了解问题,我们才可能真的解决问题。
我们花了数个月的时间,把垃圾分门别类、360度棚拍、将生硬的资讯翻译成白话文,跟企业伙伴、NGO伙伴协力推出台湾第一本海洋废弃物图鉴。这条路未完,我们持续邀请企业伙伴、教育单位,和我们一起给台湾的孩子们做出一个更好玩、更完整的环境教材。
——RE-THINK创办人黄之扬
VCD和DVD都快从我们的记忆中远去
你还记得家里的第一盒录像带吗?
来自浙江临海市的浮标
上面赫然标识着耐压水深80米
事实证明确实非常经久耐用
安徽某医药保健公司出品的药品
进入官网,首页上方栏目设有筛选按钮,可按照种类、材质、常见度三个分类标准进行单项或者复项的筛选;也可切换到“地图模式”,切换后会看到台湾岛屿的轮廓和跳跃的黑色精灵,点击任意一个地区的黑色精灵,能查看此区域的海废情况。
通过《海废图鉴》
我们可想而知
海洋垃圾污染已经超越了地域和物种
假如全世界的海滩都失守
海洋生物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一个对全球来说都十分棘手的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不随意往海里丢弃塑料垃圾
我们每个人能拯救海洋